【Iter-X】 51/100days
Day5️⃣1️⃣



今日最佳就是FigPal,哈哈,好可爱。是Figma官方在愚人节推出的,限时的活动。真的是一个完全无用但是有趣的Feat… 我还提喜欢这种无厘头的搞怪,没有任何商业价值,但是对于品牌调性十分有帮助。
今天调优了一下AI的流程,现在很稳定可靠了,可以稳定输出行程了,非常满意,依然沿用的是之前的那个伪ToolUse的想法,让AI去调用create_trip这个不存在的Tool,我只想要得到其返回的稳定的JSON数据。今天和负责AI的小伙伴讨论了一些Benchmark和个性化的事情,On the same page. 很多想法都是对头的,这两天我也会梳理制定整套个性化的标准,在我们看来,个性化分为2个级别:
1️⃣ 用户级别的
2️⃣ 行程级别的
比如从什么城市出发,什么地方回来,出发时间,预算,人数,天数等这些都是最基础的偏好了,再往下就是城市风光爱好者还是自然风格偏好,特种兵还是休闲爱好者等等,从浅到深的偏好体系,结合AI才能进行最有效的行程助力规划。回到上面,用户级别规划是默认的,可以覆盖所有行程,但是一旦行程内部有不同的偏好,则优先级会更高,覆盖掉用户级别的偏好。因为每次的行程可能都不一样,不管是自己的心境、经历的变化,还是和不同的人出行,不同时间季节出行,不同的目的地都有可能不同,因此应该这样分级会准确一点。
回到用户偏好+AI助力规划,我觉得现在的市场存在2个比较主要的问题:
1️⃣ 产品没有做好:我觉得很多产品就是无脑的上AI,但是在我看来,【有效】的规划,远比无脑的智能更重要,我宁愿AI只在关键时候助力一次,也不愿意规划10次被用户retry10次,AI是有权力拒绝信息不足时的无效规划的,或者降级为保守型规划,也就是针对大部分用户都不会出错的规划方案,这个就看各家AI的调教和上下文的配合了
2️⃣ 用户预期过高:蛮多人有这个问题的,AI广博万物,知道的确实很多,但是它不是神,假如你对一位普通的朋友说:我想去意大利玩7天,帮我规划一下。你觉得他/她规划的一次就能满足你的偏好么?有可能与你亲密无间的好友和亲人可以,但是那是基于对于的偏好有足够了解的背景之下才能做出的决策。因此我觉得一定要管理好用户的预期,否则很容易高开低走,我觉得这个其实是做AI产品的所有产品人都应该注意的问题。对此其实我自己有一定的想法,AI可以从最小的部分开始,让人觉得原来它可以很好的在这里帮助我,建立认知心智基础后,扩大这个点到面,不断的覆盖场景。这样会比PPT上吹的一个完备的东西给人的预期和实际的一次或者几次低于预期的结果给人带来的强失落感好得多。
最后想说下,如果你在身心疲劳的时候,不要硬抗,及时停止,去释压去平衡自己,之后再投入,长期的战斗不会差那一天两天,一定要管理好自己的状态,状态好的时候效率很高,整个人也会更加乐观,反之亦然。
汇总目前情况:
- 原型设计&UI/UX设计:33%
- 后端(Go)开发:45%
- 客户端(flutter)进度:40%
- 数据:10%
如果你认为你符合以下条件,欢迎来聊:
- 能坚持
- 有梦想
- 有兴趣
Enjoy Reading This Article?
Here are some more articles you might like to read next: